北京地名及民俗典故(1)

北京地名及民俗典故(1)

某游客外地来京,从西客站打车去五棵松,司机师傅一边带着他全北京兜圈一边介绍:“这里是一棵松……这里是两棵松……好,这里是五棵松,您到了”。全程大概绕了一个多小时,打车费80余元。这关于北京地名的笑话听得我乐不可支。北京地名的确有很多故事可说,小编整理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北京地名,标出发音,再顺带和您聊聊这些地方的民俗典故。

北京地名及民俗典故(1)

大栅栏(大十烂儿)

说起北京地名读音特别的、最出名的,就是前门“大栅栏”念“大十烂儿”了。要是读错,可就闹笑话了。

不过据说还真有外地朋友跟这事儿较劲的,说凭什么让人这么念?小北反问您一句,台州的“台”为什么发一声呢?对啊,入乡随俗,就得这么念。

阜成门(fǔ成门)

如果您较真,搬本字典,一定会说,第一个字4声,第二个字2声。话说汉语里有个“语流音变”现象,类似于英语的连读。人在说话时,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而是把音节组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因发音器官的制约和发音方便的需要,音位与音位接续时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比如说“选举”,应该都是3声,但读起来,“选”就会读成“悬”。而阜成门的阜字,因为后边跟的成字是2声,所以也就变声了。

演乐胡同(演耀yào胡同)

路牌说是le,但按字面意思,应该读作yue四声,因为这里挨着教坊(跟现在的文工团差不多,都是官办养活的音乐人才,你懂得)。

“乐”读yao是古音,比如《论语》里有一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里边的“乐”就读yao(四声)。估计这个教坊里很多的音乐人才在当时都是“北漂”,而在清代形成的昆腔之类的都会用到一些南方腔,比如京剧的念白就是徽白。那时,这些方言会用到许多古音,或许当时教坊里的人把“乐”字念yao(四声),大家追星,就跟着念了。

东四十条(东四、十条)

之所以选择这个是因为一件趣事。前几天小北的同事遇到一个问路的人,张嘴就问:“东、四十条怎么走哇?”同事马上惊了,四十条!东边儿就有四十条,那西边儿再来个四十条,好大的条哇!

笑谈归笑谈,东四十条可是一条很有历史背景的路。沿途有“南新仓”等文物保护单位。旁边的张自忠路上更是坐落着“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欧阳予倩故居“,并且著名的”三一八惨案“也发生在这里,至今”段祺瑞执政府旧址“门旁还矗立着”三一八惨案发生地”的纪念碑。

锣鼓巷(罗锅儿巷)

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的交道口地区,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至今已有750年的历史。

”锣鼓巷“被叫做”罗锅儿巷“可不是方言叫法的问题,而是因为这条胡同两头低洼,中间隆起,像是驼背人的脊梁。又因巷内东西两侧各有8条胡同平行相对,形似“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

相关链接

北京地名及民俗典故(2)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北京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中旅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