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人文历史景观一览(6)

四面山人文历史景观一览(6)

四面山人文历史景观一览(6)

六、德政碑

德政碑位于四面山水口寺前1公里处。以碑载文用以凭吊先贤是旧时老百姓常见的纪念方式。四面山德政碑建于清朝道光十六年二月十六日。拱门形状,它是四面山百姓为追思一位保一方平安的知县而立。

德政碑高6米、宽2米,依山崖石壁开凿而成。正中一行大字"邑贤候古樵郭大老爷德政",其书法笔力刚毅遵劲,堪称上乘。从碑文可得知清朝道光年间,有大批土匪不时从贵州仁怀等地窜来此地,在四面山恣意横行、鱼肉乡里,土匪行径诡谲,时而呼啸而聚,时而作鸟兽散,烧杀抢掠,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此事为当时县令郭县令听闻后,怒火中烧,乘轿子亲临四面山体察下情,见土匪猖獗已为大患,即遣兵役来此镇守巡缉,并在飞龙庙一带设立数个关卡。每卡备铜锣一面,旗帜一竿,有类似古代峰火台之功用。各关卡发现土匪侵袭,便击锣摇旗,传送情报,官兵获悉即围剿歼灭土匪。郭县令为防止内外勾结,彻底肃清土匪,还亲自规定乡民实行"联牌制"。十户为一牌,各推牌首。如其中一户不按乡规办事,剿匪不力或私容土匪,则诛连九家。如关卡兵役受贿纵容土匪,或与土匪为伍勒索乡民,则就地处决,绝不殉情。

经过郭县令的有力剿匪,当地社会治安大为改观,匪患灭迹,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淳朴民风。几年后,郭大爷调任他县,四面山匪贼再次猖獗起来,山民无不怀念这位为民除害的父母官郭知县,特地集资修建了这一功德碑来追忆郭县令的政绩。

七、文家寨

文家寨是四面山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西南剿匪史上著名的"三打文家寨"正是发生在这里。

寨门前"文家寨"三个大字是李德生将军题写的,李德生将军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党我军卓越的领导人,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第十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2011年5月8日15时20分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96岁。当时就是他所指挥的刘邓大军第三兵团第十二军三十五师为主力部队发起了1950年文家寨剿匪之战。

文家寨是"合麻阡"土匪文海山修建的。为了秘密起见,文海山只请了杨海田和李荣村两个石匠,修了三年才完工,当时主要以囤积粮食所用。1950年,在国民党反动派特务组织的策划下,当时的江津各地土匪全面暴动。刘伯承、邓小平、贺龙等西南军区首长立即命令李德生将军所率的35师一部和秦基伟将军所率15军一部配合地方剿匪。

川东区土匪被解放军歼灭殆尽,蔡家地区以被蒋介石委任的"反共救国军西南游击司令部"司令何清云为首的一小股土匪在三合乡(今中山镇)花园头被解放军打败后,率领残余过合江经"七十二道脚不乾",准备向贵州方向逃窜,而贵州也在剿匪,只好经三岔河钻入四面山,凭人熟地熟,悄悄躲在认为万无一失、易守难攻的文家寨,与津南土匪形成犄角之势,伺机反扑。

1950年5月6日,何清云纠集其他土匪到双凤"会龙庄"抢粮,被解放军打败后,又退回文家寨。5月8日,104团团长张武才受命攻打文家寨,因寨坚地险,首次进攻受到土匪夹击而失利。我军经整顿迅速发起了第二次攻势,土匪凭借险峻地势,居高临下,我军再次失利。

第三次,我军集思广益,经过周密计划,依靠当地群众出奇兵。首先切断文家寨的饮用水,其次击溃摩天岭和飞龙庙的土匪,剪除其羽翼,引起寨内恐慌,再请来何清云的母亲在寨外喊话,迫使他们投降,一举拿下文家寨,击毙国民党军统特务卢专员,活捉何清云,彻底清除了西南地区最后一股号称土匪窝的匪患,这就是西南剿匪史上著名的"三打文家寨"。自此,"西南地区最后一个土匪匪巢"被肃清。

为了纪念"三打文家寨"解放军的英勇剿匪事迹,后人以雕塑的形式再现当时的场景,以此缅怀我军英勇牺牲的先烈,激励后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相关链接

四面山人文历史景观一览(1)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四面山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中旅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