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胡同里深处的古建筑(1)

北京胡同里深处的古建筑(1)

"大胡同三百六,小胡同如牛毛。" 很多年来,许多老北京都有没事就出门转胡同的习惯,于是乎,一抬头就又见着北京胡同深处的古建筑。

北京胡同里深处的古建筑(1)

一、雍和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北二环东南隅,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初为清代雍正皇帝登基前的府邸,乾隆年间,改建为喇嘛庙,成为清政府管理全国喇嘛教事务的中心。

雍和宫由和天王殿、雍和宫大殿(大雄宝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五进宏伟大殿组成,另外还有东西配殿、"四学殿"(讲经殿、密宗殿、数学殿、药师殿)。

整个建筑布局院落从南向北渐次缩小,而殿宇则依次升高,形成"正殿高大而重院深藏"的格局,巍峨壮观,具有汉、满、蒙、藏民族的特色。

1.法轮殿

是僧人举行大型宗教活动的场所。主供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镏金铜像,两侧设其两大传世弟子班禅大师与达赖喇嘛的宝座。十世班禅与十一世班禅大师均在此为众僧讲经说法,摩顶赐福。

2.弥勒大佛

万福阁是一座飞檐三重、结构最为复杂雄伟的建筑。内立木质弥勒(梵文音译)大佛,高18米,制作于乾隆十三年至十五年(1748-1750)。相传为七世达赖喇嘛所献白檀巨木所雕。1990年8月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大全。1992年,耗资50万人民币对大佛进行了修缮贴金。1993年举行了隆重的弥勒大佛开光典礼。

3.《喇嘛说》四体文碑

雍和宫内有一著名碑亭,亭内立一方形石碑。高6.2米、每面宽1.45米,四面分别刻满、汉、蒙、藏四种文字的《喇嘛说》。内立活佛转世,金瓶掣签制度。是清代加强藏传佛教事务管理"安藏辑藩,定国家清平之基于永久"的重要文献。此碑立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

二、恭王府

在风景秀丽的什刹海柳荫街,坐落着一座规模宏大、现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它就是清代乾隆朝权臣和珅、嘉庆皇帝的弟弟永璘以及清末恭亲王奕曾经的府邸--恭王府。

恭王府的知名并不是因为它是王府,更多的时候,人们对于它的好奇与熟知是因为它的第一个主人,也是它的建造者--清乾隆的重臣和珅。和珅能取得乾隆宠信,权倾朝野,必有他的过人之处,这从恭王府的选址、设计和建造上就可以看出。

"月牙河绕宅如龙蟠,西山远望如虎踞",这是史书对恭王府的描述。恭王府在后海和北海的连接线上,即北京的地龙脉上,选址绝佳。古人以水为财,恭王府"处处见水",湖心亭里的水是从玉泉湖引来的,而且只内入不外流。

恭王府的建筑布局规整、工艺精良、楼阁交错,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

相关链接

北京胡同里深处的古建筑(2)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北京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中旅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会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