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专家讲述长城的故事(2)

长城专家讲述长城的故事(2)

长城专家讲述长城的故事(2)

近来名声渐起的河北怀来县“样边长城”,是由明初大将徐达主持修建,长城在明代被称作“边墙”,“样边”顾名思义就是明长城的样板工程。这段长城底部都由整齐的条石垒砌,城墙上可并排行走4匹马或8名士兵。

记者走访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发现,不少长城遗址甚至颠覆了记者对长城印象。有的长城是土夯的,历经千百年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之后,只剩下了一条土埂。不少土埂只有一米多高、几米宽,一抬腿便能跨过。

有些长城段落,则是就地取材,用石头“干插”而成,完全用大大小小的石头垒砌而成;有的长城段落则使用了白灰。

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之后,不少长城段落逐步残损、破败,坍塌成为一道碎石埂或碎砖埂,只能看出其大致的走势;有的敌楼坍塌,只剩下残墙矗立在山巅,格外古朴沧桑。

尚不能覆盖长城全部:亟待再保护

长城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我国更加高度重视长城保护工作,并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措施。但是,由于年代久远,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长城由于线长、点多、面广,其保护一直面临较为严峻挑战。

就调研情况看,虽然《长城保护条例》于2006年实施,但缺乏具体细则,加上不少地方都未出台长城保护规划,约束力有限。

近年来,攀爬未经修缮的“野长城”探险正成为不少“驴友”的时髦。对他们而言,经过修缮的八达岭等地长城,少了原始长城的“”。相比而言,野长城更能满足其探秘、探险的心理。然而,文物保护专家提醒,过多的攀爬已经让一些热门地段野长城不堪重负,加剧了长城的破坏和消失,亟待重点保护。

长城并不代表封闭保守:是和平智慧象征

说起长城,不少人都容易联想到秦始皇修长城、孟姜女哭长城,以及长城沿线民族之间对峙征战和流血冲突等景象,长城甚至被一些人误认为是暴政、战争的代名词。一些研究者将其视为封闭保守的象征。

“应全面客观认识长城的历史作用,迫切需要为长城正名。”董耀会说,从历史整体看,长城的修筑有效规避了战争。作为调整游牧和农耕两种生产方式的手段,长城大幅度减少了军事冲突,起到了规范、调整作用展。

董耀会认为,不少长城关口都是茶马互市,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经济、文化交流融合的窗口。长城内外双方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它是中华民族融合的标志,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王刚等专家认为,“从根本上来说,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守。从中国传统文化上来讲,就是退一步海阔天空。求同存异、文化包容、共同发展等理念,自古以来就熔铸在中华民族血液之中。”

山西长城保护研究会发起人张秉法、河北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刘智敏等多位专家表示,从春秋战国开始,我国北方政权多次修筑长城,前后持续近2000年,长城代表着守望家园、守护和平,代表着防御与和平相处,而非扩张和侵略。

相关链接

长城专家讲述长城的故事(1)

请对文章内容作出评论
验证码:点击获取新的验证码
发布评论

八达岭相关线路推荐

Copyright ©重庆中旅

首页

拨打电话

在线咨询

会员中心